一、跨学科协同培养复合型人才
土壤保护与修复重点实验室立足学科交叉融合,构建多维度人才培养体系。针对黑土资源保护涉及土壤学、环境科学、农学、生态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实验室联合资源与环境学院(土壤学与环境保护与修复方向)建立“黑土保护联合研究基地”,推动跨学科人才培养。在双导师制指导下,研究生围绕黑土功能提升与可持续利用开展交叉研究。目前已有5名研究生通过跨学科合作完成课题,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东北黑土区农田改良示范工程。
二、构建“学术-职业”全链条育人体系
1.学术能力塑造
实验室建立以来累计培养硕博研究生200余人,围绕黑土地保护国家重大需求,研究课题100%对接农业农村部《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实施方案》,聚焦黑土增碳、酸化治理、生物修复等核心方向;与中科院东北地理所、海南大学、浙江大学联合培养,攻关课题。研究生累计获国家奖学金12人次、“钱易环境奖”1人次,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博士生专项计划1人(2024年)。
2.职业发展引导
近年培养的硕博毕业生中,10人入职黑龙江农业科学院等省级以上科研机构,8人考至省内环境监测中心站等事业单位,10余人扎根地方高校(如黑龙江大学、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等)从事教学科研工作,毕业生留省率达54.1%,为黑龙江省生态文明建设与黑土地保护事业持续输送“懂技术、留得住、用得上”的高层次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