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土壤保护与修复重点实验室(Soil Protection and Remediation Key Laboratory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致力于保障东北黑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依托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在土壤学、环境保护与修复及植物营养学等学科优势,于2017年2月28日经黑龙江省科技厅批准立项建设。实验室目前共设有四个研究方向:黑土区农业污染物的环境归趋与生态效应、黑土区农业污染物原位阻控新型功能材料研发、污染黑土安全利用与修复技术、作物根-土互作机制与黑土养分调控。同时建立多个示范工程,以强化关键技术落地转化为根本任务,以实现黑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根本目标,助力黑土保护工作开展。

查看详情:
目前团队固定研究人员24人,其中国家高层次人才2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农业部“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1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黑龙江省高校创新人才3人,东北农业大学“学术骨干”5人,青年教师全部入选东农“青年才俊”人才计划。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6人,博士生导师6人,硕士生导师12人,高级实验师1人,讲师9人,实验师1人,具有海外留学经历4人。团队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面上项目、青年项目等国家项目7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3项、省市基金项目4项;已发表学术论文270余篇,其中SCI论文94篇,影响因子累计334.384,他引次数1200余次;获批黑龙江省农业科学技术一等奖和黑龙江省科学技术二等奖各1项。黑龙江省科技厅黑土污染与修复重点实验室及黑龙江省教育厅寒地黑土资源利用与保护重点实验室,拥有野外长期定位试验站1个、拥有各类开展土壤保护与修复领域科研工作的仪器设备总值达1300余万元。
研究方向:
1.农用化学品生态毒理效应与环境归趋;
2.碳基功能材料的制备及其污染防控应用;
3.环境污染控制与土壤修复;
4.土壤改良与地力提升。
发展目标:
实验室立足“研究型”建设类型,以东北寒地黑土保护与修复为主要研究特色与目标,攻克一批土壤保护与修复领域的前沿理论与核心技术,围绕当前黑土退化与保护领域的重大战略需求,研发提出一系列黑土保护关键技术;培养和汇聚一批高端人才,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形成特色鲜明、国际一流的学科体系。团队未来的发展目标,将继续体现我省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重要指示精神、践行“藏粮于地、藏粮于计”的黑土地保护指导思想的行动步伐,彰显我省强化强科技创新、助力农业强省的现代化发展理念,将一如既往的立足寒地黑土,面向东北地区现代化大农业,服务农业现代化建设,围绕我省乃至东北地区黑土保护与修复领域的现实需求,以突破技术理论瓶颈为着力点,以强化关键技术落地转化为根本任务,以实现黑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根本目标,着重从平台建设、科研队伍建设、科研实力、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等方面开展团队建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