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气渐浓,假期如约。在这段满载欢笑与憧憬的时光里,安全永远是所有精彩的基石。每一位同学都要深深铭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准则,始终将安全放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中,远离各种潜在风险,让平安为假期保驾护航。易班特意准备了这份暑期防溺水安全提示,希望大家仔细品读,度过一个平安又愉快的暑假!
安全提示
危险“水域”清单——这些地方千万别去
1.野外危险水域:河流、湖泊、水库、池塘、废弃矿坑、无防护的溪流等。(附特征说明,如水流湍急、水底复杂)
2.看似安全的“陷阱”:小区喷泉、未开放泳池、积水的工地/深沟、海边离岸流区域等。
3.关键原则:不私自前往任何无成人看护、无安全保障的水域。

防溺水“四不原则”——大学生必守底线
1. 不单独前往野外水域游泳、戏水。(尤其酒后、疲劳时)
2. 不高估自身水性,不在陌生水域挑战“横渡”“潜水”等危险行为。
3. 不参与“打赌游泳”“比憋气”等逞强好胜的水上游戏。
4. 不盲目尝试救援他人。(无专业技能时,优先呼救求助)

防溺水“四不原则”——大学生必守底线
1. 不单独前往野外水域游泳、戏水。(尤其酒后、疲劳时)
2. 不高估自身水性,不在陌生水域挑战“横渡”“潜水”等危险行为。
3. 不参与“打赌游泳”“比憋气”等逞强好胜的水上游戏。
4. 不盲目尝试救援他人。(无专业技能时,优先呼救求助)

意外落水?溺水自救有方法
1.保持冷静:避免恐慌,通过深呼吸稳定情绪,先闭紧嘴巴、捏住鼻子,避免呛水,给大脑留几秒时间反应。
2.利用浮力:溺水时不要紧绷身体或拼命向上伸手臂,应尽量舒展四肢,让身体呈水平状态,头部后仰,口鼻露出水面呼吸,利用浮力。
3.节省体力:划水时不要用尽全力,采用小幅度动作,保持身体在水面附近,避免无谓消耗体力。
4.抽筋处理:若腿部抽筋,保持身体漂浮,用手抓住抽筋的脚掌,用力向身体方向拉,同时伸直腿部,缓解后缓慢划水。

同伴遇险?科学救援别“添乱”
1.禁止行为:不冲动下水(哪怕会游泳,也可能被溺水者拖拽)、不手拉手救援(易集体遇险)。
2.正确操作:立即呼救:大声喊“有人溺水”,吸引周围人注意,同时拨打110、120(说清具体位置)。
3.借力救援:快速寻找长竹竿、树枝、外套打结当绳索、空矿泉水瓶捆成漂浮物等,抛给溺水者让其抓住。
4.标记位置:若溺水者被冲走,记住其漂流方向,为救援人员提供准确信息。

暑期出行额外提醒
1.毕业旅行:海边游玩远离无防护区,不单独在礁石上拍照;参与水上项目(如皮划艇、浮潜)务必穿救生衣。
2.社团活动:露营、团建时,远离水域扎营,不夜间在水边逗留;集体玩水前确认同伴身体状态,不劝酒、不怂恿冒险。
3.应急准备:手机存好当地急救电话,结伴出行时告知他人行程,约定失联联络方式。

安全是永不褪色的主题,防范是时刻不能松懈的责任。愿每一位同学都能把安全意识深植于心间,将防护举措落实到日常,让警惕成为习惯,让谨慎伴随始终。
期待同学们在假期里不仅收获轻松与快乐,更能积攒成长的力量,带着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安全的敬畏,度过一个平安、健康、充实且有意义的暑假。待到新学期开启时,愿大家都能以饱满的精神、昂扬的姿态,带着满满的收获与全新的自己,再次相聚于校园,续写新的成长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