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移动支付 “一键搞定”、网络借贷 “触手可及”、投资理财 “铺天盖地” 的今天,便利背后,非法金融活动正悄悄盯上大学生。刷单诈骗、套路贷、虚拟货币陷阱…… 稍有不慎,就可能让我们陷入财产损失与信用危机的漩涡。
本月,是东北农业大学 “防范非法金融活动宣传月” 资环学院易班精心筹备专题教育宣传活动,带你拆解刷单返利、虚假投资等典型案例,揭秘骗子话术与作案手法;发布风险警示,助你快速识别可疑信息;呈上实用应对指南。
案例警示
案例一
案例简介:
某高校大二学生小林在QQ群看到兼职刷单,日赚300元广告,添加客服后,对方承诺无需押金,一单立返20元。前3单小林成功提现60元,随后客服要求升级任务,需垫付500元刷联单。小林转账后,对方以任务超时,系统卡单为由,要求继续转账解冻账户。在骗子诱导下,小林先后向同学借款、申请网贷,累计转账5.8万元,最终被拉黑。
风险分析:
诈骗分子利用小林 “贪小利” 心理,迅速获取信任。随后以 “升级任务” 为由要求垫付 500 元,当小林转账后,又以 “任务超时”“系统卡单” 制造恐慌,诱导其持续追加投入。
防范提示:
真正的兼职不会要求垫资或先付款,高收益回报承诺往往暗藏陷阱。一旦遇到此类 “先给甜头、后套本金” 的情况,务必立即停止操作,及时向学校或警方求助。
案例二
案例简介:
小张收到短信:【淘宝】您购买的洗面奶检测超标,点击链接退款。点击链接后,进入伪造的淘宝客服页面,填写银行卡号、密码及短信验证码。10分钟内卡内2.3万元被分5笔转走。
风险分析:
诈骗分子利用信任心理,冒用官方名义,借助消费者对知名平台的信任,以商品质量问题退款为幌子,制造紧迫感,诱使小张在慌乱中未核实信息真实性就点击链接。
防范提示:
收到任何涉及退款、赔偿的信息,务必通过官方渠道(如淘宝 APP、官方客服电话)核实,切勿直接点击短信链接。永远不要在陌生或非官方页面填写银行卡密码、短信验证码等重要信息,官方客服绝不会索要此类内容。
非法金融特征
1.不法分子往往没有合法金融业务资质,或冒用知名企业、官方平台名义。
2.以远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收益为诱饵,如 “日赚300元” 的刷单广告,违背正常投资逻辑,利用人们贪利心理行骗。
3.要求参与者提前支付费用、垫付资金,像刷单诈骗中的 “升级任务需垫付”,以及虚假退款中诱导填写银行卡信息导致资金转出。
4.通过夸大收益、制造恐慌情绪等方式吸引眼球,如虚假退款短信以 “洗面奶检测超标” 制造紧迫感,促使受害者仓促行动。
5.常通过社交平台、短信等非正规渠道广泛传播,且信息模糊、缺乏具体经营信息和风险提示,让人难以核实真实性。
自我保护方法
1.警惕“高收益”诱惑:无论是兼职刷单,还是投资理财广告,记住 “天上不会掉馅饼”。如果收益明显高于正常水平,那背后大概率是陷阱。遇到类似信息,先和老师、家长商量,不要冲动行事。
2.保护个人信息:在参与各类活动、注册账号时,不要随意透露身份证号、银行卡号、验证码等重要信息。一些诈骗分子会通过获取这些信息,盗刷你的银行卡或冒用身份进行贷款。
3.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不盲目跟风攀比,避免陷入不良校园贷的泥潭。
权威渠道学习
《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
https://flk.npc.gov.cn/detail2.html?ZmY4MDgwODE3NzdkMDdjNTAxNzdiOGQ4NjcwMDM4ZDQ
《关于办理“套路贷”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
https://www.spp.gov.cn/zdgz/201904/t20190409_414135.shtml
《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违法犯罪联合惩戒办法》
https://www.mps.gov.cn/n2254536/n2254544/n2254552/n9866310/n9866348/c9868291/content.html
每一次对非法金融陷阱的警惕,都是在为自己的未来护航;每一份防骗知识的传递,都在守护校园的纯净蓝天。别让金融骗局吞噬属于我们的青春理想。让我们从掌握防骗技巧做起,从理性消费践行,从主动分享反诈知识行动,以青春之名筑牢金融安全网,共同守护清朗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