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引导和激励学院学生积极参与耕读实践志愿服务,弘扬耕读文化,增强学生对相关活动的认知与热爱,为乡村发展注入活力,我院成功举办“耕读传志,赋能青春”志愿服务专项行动,本次专项行动设置了自设社会实践项目、青站特色实践项目以及政务实习(黑龙江省环境科学院)三大类项目,同时取得了显著成果。
一、自设社会实践项目

“仓廪盈,天下安。”为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同时宣传对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2024年寒假期间,在山西长治市长子县丹朱镇和四川省成都市福洪镇杏花社区,“土润花开梦,耕心绘春冬”——爱粮助农志愿实践团开展了社会实践项目。怀揣着对“三农”事业的热忱,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的学生们踏上了三下乡爱粮助农的征程。


青年学子们走进田野,身着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志愿服,手持农具,奋力翻耕土地。暖阳下,志愿者们专注的身影闪耀着青春担当。走进乡村,亲近自然他们用行动践行助农使命,将知识与汗水融入土地,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成为田野间一道亮丽且温暖的风景线。
在与农民的交流中,志愿者们了解到了农业生产的艰辛和农民生活的不易,坚定了他们服务社会、回馈社会的决心。最后,为了在孩子们心中播下爱粮助的种子,在长治市当地的学校,志愿者们精心筹备,开展了一场别具意义的班会。

此次社会实践,对大学生个人成长、农村面貌革新以及整个社会结构的优化,都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展示了青年一代的责任与担当,激励着更多人投身于乡村振兴与社会发展的伟大事业中。未来,实践团将持续关注粮食与农业问题,开展更多实践,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二、青站特色实践项目
资源与环境学院“耕读青年”志愿服务队进行了线上讲解活动,走进黑龙江省农科院。此次活动以线上的形式进行,带领同学们“云参观”了黑龙江省农科院科技成果展厅和土壤馆。同学们近距离了解了黑龙江省农科院在农作物育种、植物保护、畜牧兽医、农业机械等领域的丰硕成果,感受了农业科技创新的蓬勃活力。

2.2.“艰苦奋斗,勇于开拓”北大荒博物馆线上讲解培训活动
北大荒博物馆开展讲解培训活动顺利开展,培养讲解员的讲解技巧,以精准生动地向听众传递北大荒的历史、文化和精神等信息。通过培训促进讲解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良好的团队氛围,提高了团队的凝聚力和协作能力。


资源与环境学院“耕读青年”志愿服务队进行了线上讲解活动,走进东北农业大学土壤馆,探究土壤的奥秘。通过培训,讲解员们了解了土壤的形成、分类、功能等知识,及黑土地的珍贵价值和保护黑土地的重要性。


在绿色课堂中,讲师们开展有关垃圾分类和土壤污染的教学具有多方面重要目的和意义。培训讲师掌握引导孩子养成良好垃圾分类习惯的方法与技巧,鼓励孩子积极参与土壤污染防治行动。


志愿者讲师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和形式,让小朋友们掌握知识,提升能力。志愿者们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还引导了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政务实习(黑龙江省环境科学院)
本次实习特别面向哈尔滨本地同学及假期留哈学子,实习伊始,省环境科学院精心规划实习内容,从基础的知识普及到深入的项目参与,确保各个环节都紧密围绕着环保领域的核心工作。在实习期间,同学们深度参与到前沿环保课题研究、政策制定辅助以及实地调研监测等核心工作流程。



四、总结
在“耕读传志,赋能青春”志愿服务专项行动期间,学院学生深入耕读实践,成果斐然。这不仅点燃了同学们投身农业、服务“三农”的热情,更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活力。通过这次实践,同学们的专业素养得到显著提升,社会责任感也进一步增强,为未来的成长与发展筑牢了深厚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