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东农学子,校园生活的多彩画卷,由《学生手册》的细腻笔触徐徐绘就。“东农生活导航”:《学生手册》科普系列导读活动重磅来袭,为你深度介绍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的奖金和称号获取的条件及注意事项。
本次“东农生活导航:《学生手册》科普系列活动”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全面的校园生活指南。通过本次的系列活动,我们将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激发学术热情,培养创新能力,同时关注个人成长与社会责任感。每期活动都将提供实用的信息,确保学生能够获得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为未来的学术和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期我们讨论的是——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篇,让我们一起启航,探索东北农业大学丰富的校园生活和学术资源吧!

学校鼓励、支持和指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我校曾22次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授予“社会实践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投身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于学生而言,宛如开启一扇洞察社会的新窗。在助人的善举中,心灵得以滋养,共情力茁壮成长;于多样的实践里,视野豁然开朗,应变力悄然提升。这一路,不仅能雕琢品格,更能让青春在奉献中熠熠生辉,铺就未来的坚实路基。
社会实践与志愿活动作为校园重要的不可缺失的环节在不同的活动中充当着关键的评选条件和原则:
(一)先进班集体评选条件:要求活动内容丰富,健康向上。班集体要积极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群众性社团活动等,同时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 娱乐、体育、卫生活动。保障班级同学身心健康,能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达到教室、宿舍、环境卫生好的效果。
(二)先进集体评选条件:要求集体能够积极组织支部成员开展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及各项有益的文体活动。支部工作有新思路、新举措,特色团建活动成效显著。
(三)优秀个人评选条件:在创新创业、校园文化活动、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或社会实践活动中表现突出曾获得过省级或省级及以上奖励。
(一)名额分配:每年不超过 100 人。
(二)申请条件:在实践活动中表现突出,实践团队或个人在国家级、省级社会实践活动评比中获奖,作为实践团队骨干成员获得校级社会实践评比一、二、三等奖,以及个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并为有关部门或单位解决生产难题或技术问题效果显著。
2、 志愿服务奖学金
(一)名额分配:每年不超过 50 人。
(二)申请条件:在校、院两级志愿者组织注册为会员,并工作满 1 年,每学年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不少于 80 小时(服务时间需经校青年志愿者协会确认),志愿服务包括乡村振兴、环境保护、文明实践、关爱少年儿童、为老服务、阳光助残、卫生健康、应急救援与抗击疫情、社区治理与邻里守望、节水护水志愿服务与水利公益宣传教育、文化传播与旅游服务、法律服务与普法、赛会服务等;本学年积极参加市级以上志愿者活动,并获得服务单位表彰;长期在校外从事志愿者工作,在社会上产生一定反响。

(一)国家级、省级社会实践奖项获得者。
(二)社会实践奖学金获得者。
(三)经全校联评获得优秀团队称号并获得校级评比一等奖的校级社会实践重点团队成员,每队不超过 7 人。
(四)参加分散社会实践的同学能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活动时间不少于一周,并能认真总结和较好地完成实践报告,成绩突出者。
(五)参加创业实践活动并取得一定成效者。
(六)社会实践积极分子评选由校团委组织全校社会实践重点团队评比大会,在国家级、省级社会实践奖项获得者和校级评比一等奖的优秀实践团队成员中选拔产生。除社会实践奖学金获得者外,参加分散社会实践的同学,可以向学院团委申报,由学院团委审核材料后择优向校团委推荐。
2、优秀青年志愿者称号条件
(一)志愿者须为我校志愿者协会的注册志愿者。
(二)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坚决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国家法律和校纪校规。
(三)有较强的责任心和组织纪律观念,具有良好的奉献意识。
具备一年以上志愿服务经历,评选学年中参与志愿服务的时间不少于 100 小时,参加活动的类型不少于 4 类。
(四)长期坚持组织或参加乡村振兴、环境保护、文明实践、关爱少年儿童、为老服务、阳光助残、社区服务、文化传播与旅游服务、法律服务与普法、赛会服务、抗击疫情与防汛救灾、其他专项志愿服务活动等,同学中具有积极导向作用,积极参与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发展,有良好的社会反响,并提供相关活动证明。
(五)曾从事过有影响力的志愿服务活动,贡献突出,事迹感人者优先考虑。
社会实践在劳育模块的加分细则:
第二课堂分别设置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育五个模块。劳育模块加分是第二课堂学分的重要组成部分,劳育模块主要考查学生在劳动态度(E1)、日常生活劳动(E2)和劳动实践活动(E3)等方面的综合表现情况。其中,劳动实践活动主要考查学生在假期社会实践、公益社会实践、创新创 业实践和志愿服务等方面的参与及表现情况。
让我们携手深入研读《学生手册》,内化规则于心,外化行为于行,在东农校园笃定前行、收获成长,书写属于自己的绚烂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