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启新程,雨露焕新章,8月28日至30日,资源与环境学院617名新同学如约而至。
学院高度重视2025年迎新工作,研究制定《资源与环境学院2025年迎新工作方案》《资源与环境学院2025年新生入学教育方案》,力求以便捷的报到流程、细致的志愿服务、周到的暖心行动,打造高效、热情、满意的迎新形象,彰显以生为本的人文关怀。
校领导走访迎新场地
迎新现场报到点
专业领航,启蒙兴农“心方向”
迎新现场,涵盖学院简介、学科介绍、学生工作、升学光荣榜等五块宣传板逐一排开,志愿者们细心为家长和新生讲解,现场陈列土壤、岩石、菌类标本及气象观测仪等专业展品,吸引新生与家长驻足咨询,直观感受专业特色,将迎新现场转化为可触摸的“第一堂专业课”。耕读文化墙将生态文明理念、资环人服务三农事业、传承耕读精神、致力黑土保护的情怀展现得淋漓尽致。学院连续第三年开展“土载家乡情,壤育资环梦”土壤征集活动,向新生发出邀约,携带家乡土壤报到为学校献礼,采样覆盖全国 12个省50多个县市,该活动既以土壤为起点帮新生开启专业认知,更让新生在第一次专业实践中厚植对农业,对家乡的情感。
志愿者讲解迎新“专业展”
耕读文化墙
新生从各地携带的土壤样本布满展架
暖意护航,助力大学“心篇章”
学院成立“研—本助推”“党员榜样”“同辈互助” 三支迎新服务队,发挥传帮带作用,让新生感受学院关怀。对迎新志愿者开展安全提醒、报到流程、语言技巧、行为规范等全方位培训,以迎新工作为契机开展学生干部实践锻炼,让志愿者在服务中以行动向新生传递爱校情怀,增强爱校担当。“资环学工”公众号开设迎新专栏,发布系列图文8篇,推送院史院情、专业认知教育内容,帮新生了解学院与学校,增强身份认同。迎新场地设置“独立报到”打卡点,引导新生提高自理能力,自主开启大学新生活。在寝室楼内设置报到服务点,为新生提供便捷帮助,让新生在到寝入住的第一站就体验到家的温暖。为新生准备包含校园地图、教学楼上课时间、图书馆开放时间及大学生涯规划建议的校园生活手册,帮助新生适应大学新生活。学院领导与2025级新生辅导员走访寝室,与新生亲切交流,细致询问同学们的生源背景和生活适应情况,叮嘱新生要尽快融入学院大家庭,积极适应新环境,要树立奋斗目标,科学规划大学生活,不断充实人生,丰富自我。
志愿者提供暖心服务
寝室报到服务点


走访新生宿舍
携手续航,共建家校“连心桥”
8月30日,学院在研楼363分专业召开两场新生家长见面会,会上学院党委书记刘刹对学校及学院发展历程、科研成果、学科优势与师资力量等总体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学院党委副书记袁洪波从家校共建、心理健康、学风教育、校园管理等方面向学生家长进行了说明;副院长姜昭对学院本科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和实验室建设进行了介绍;各专业系主任、各班级班主任对家长们的提问进行了针对性解读。新生报到前,2025级新生辅导员已建立新生群和家长群,实时推送报到指南、校园安全提示、生活小贴士。新生辅导员撰写《致2025级新生一封信》与《致2025级新生家长一封信》,向新生传递学院期待,向家长介绍学院育人理念,强化家校双向沟通。




家长会现场
据悉,资源与环境学院将以新生入学报到为起点,开展一系列主题鲜明、形式丰富的新生入学教育,积极引导2025级学子坚定理想信念、汲取知识养分、涵养精神品格,以青春之力践行初心使命,努力成长为知农、爱农、强农、兴农的东农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