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着悠久的农耕文明史,农耕决定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特征。农耕文明之所以能从源头上不断积累、发展、传承,能被今天的我们认知、理解、探寻,都离不开符号与艺术的承载。农耕文明的意义也呈现在符号中,只有通过承载它的各种符号,我们才能发现它的所有秘密,感知它的无穷魅力。
一、汉字中的“农耕”
今天汉字“农”的基本意义有两个,一个是“种庄稼”,一个是“种庄稼的人”。许多汉字古今意义发生了很大变化,“农”却与创制是没有什么不同。“农”字在甲骨文中表示先民手持工具,砍伐树木或刈除杂草以开垦田地,也指从事这样劳作的人,即《汉书·食货志》所言“辟土殖谷曰农”。《左传》中的“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讲的也是农业生产这样的原初状态。
二、汉字中的“禾谷”
作为世界栽培作物起源中心之一,“中国是粟、黍、稻、菽的家乡”,以“五谷”为主的农作物在汉字中有丰富的呈现,为我们探究悠久的中华农耕文明提供了重要视角。“禾”作为专名,指在我国古代北方最主要的农作物“粟”,殷商甲骨文中有大量“受禾”的卜辞,祈祷粟米获得丰收。由于“粟”长期占据粮食作物的首席,以至“禾”成为禾谷类作物的共名。穀,是谷的繁体字,《说文》:“穀,续也。百穀之总名。”广义的谷泛指有壳的粮食作物,今天的语言中仍较多使用,如“五谷丰登”;狭义的谷也特指农作物“粟”,直到今天,北方农村方言中都用“谷子”来称呼小米。
三、先秦时代:
农业神圣性表达与农事书写
广义的文学起源于口传时代,先民在农业活动中发出的咏叹就是中国最早的诗歌。这些诗只有极少数被记录保留下来,反映了农耕时代早期的信仰、生活与情感。作为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有大量技术农事的诗歌。
先秦农史专家夏纬瑛在《<诗经>中有关农事章句的解释》中论及21首诗认为这些诗全面地反映出先秦时期中国的农业技术、农业制度与农业生活各个方面。总体而言,《诗经》中的农事诗主要是对农业神圣性的表达与农业生产、生活的真实书写。
四、汉魏隋唐:
田园诗化与农业生活的现实观照
与采诗于民间的先秦时代不同,两汉魏晋是文人诗发展为主流的时代。汉乐府继承了《诗经》的现实主义诗歌传统,“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但抒情主体仍是底层民众,直到“文学自觉”的魏晋时代,农业劳作、乡村生活开始真正进入文人的笔端。陶渊明的田园诗将日常耕作生活审美化,开启了中国诗歌新的意义空间和创作范式。
五、宋元明清:
耕读并举与诗歌中的农事与田园
耕读并举成为宋代社会一种被普遍认可的生活方式,田园的诗意书写也获得了更广阔的空间。在宋代,田园不再只是隐逸者的世外桃源、不幸者的心灵寄托,而是无论穷达的每一个人的精神家园。宋代文人多有躬耕的体验,也致力于更为丰富细腻的农事活动、乡村生活的诗词书写。田园在他们心中、笔下都不再作为世俗的对立面存在,而是生活艺术化的主要载体。宋代是古代田园诗发展的高峰,出现了一批田园诗的大家,留下了大量优秀的诗作。
六、绘画艺术中农耕的呈现
中国绘画艺术根植于农耕文明的土壤之中。早在新石器时代,刻画在山体上的岩画、陶器上的纹饰等图像形态,就反映了中国进人农耕时代的原始信仰与审美意识。随着纺织技术的进步和纸的普及,图像有了新的载体(绢本、纸本),农耕生产、生活在绘画艺术中有了新的丰富样态。
七、耕织图与农耕文化的传播
中国自古以农立国,男耕女织的生活方式是传统社会最根本的特征。耕与织是衣食之源、生存之本。与广义的耕、织图像的呈现不同,宋代以来系统化的耕织图创作的产生及承变,对农耕文化的传播产生了较大影响,形成中国绘画史、科技史、农业史中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耕织图既是宋及之后历代统治者重农观念的重要载体,也是士大夫与农耕结合的又一重要媒介。
耕读文化是一种强调农业、阅读和学问的文化传统,代表着一种追求知识、尊重自然和生活的态度。这种文化传统不仅丰富了艺术创作,还对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