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崇德 尚学 敬业 创新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生态学专业2023年实习圆满结束

   发布时间:2023-07-10         浏览次数:


前后历时一月有余,生态2001班、生态2002班和农资2081班全体学生,在周东兴老师、宁玉翠老师和李传宝老师的带领下,先后去往宾县、肇东、海伦、鹤岗等地,完成了《生态工程实习》、《农业生态学实习》和《生态学综合实习》。

2023610日,学生们来到《生态工程实习》的第一站——宾西县永和乡生态循环农业产业园。该产业园由宾县和裕生物工程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与东北农业大学共同建设,东北农业大学校外合作导师王国庆担任园区总经理。产业园遵循“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生态工程原理,形成集产学研教育基地、科技展示、观赏、采摘、娱乐为一体的生态旅游文化教育产业群,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学生在此次实习中,参与蚯蚓生物高效处理粪污及秸秆等农业废弃物产业生产过程,切实感受农业产业循环链的拓展,包括高值化蚯蚓粪生物有机肥产品开发、利用蚯蚓动物蛋白进行家禽生态养殖、有机果蔬种植等。

 

同时,学生们参观了蚯蚓生物产业建成的500亩示范园包括南果北移、中药材及特色农产品种植等。其中种植的香蕉、莲雾、桂圆、柠檬、血橙、柚子等热带水果给学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为学生未来的就业提供了新的方向和选择。

 

618日,学生们来到了黑龙江海伦农场国家级现代农业生产示范基地,开展《农业生态学实习》,海伦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试验站负责人郝翔翔为学生们介绍了研究站的发展历程、历史贡献、主要科技成果以及在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中所起的作用。并为学生们介绍了“黑土粮仓”科技会战七个示范区的主要土壤类型、障碍因素等。

 

郝翔翔博士带领学生们参观了海伦站的实验室、信息化土壤样品储存室、气象观测场以及长期定位试验。在化验室内,同学们仔细询问了各个试验仪器的原理和用途;在气象观测场,学生对各项观测项目充满了浓厚的兴趣,郝翔翔博士对此进行了详细介绍;在长期定位试验区参观时,郝翔翔博士向学生们详细介绍了海伦站在黑土保护利用、科学施肥、农田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试验等方面所取得的研究进展以及新品种选育、玉米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肥沃耕层构建等农业新技术的研发情况,学生们在听取讲解的过程中,对各项研究和试验内容都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并结合所学的农业生态学知识提出了很多问题。

 

海伦站作为中国科学院设在东北地区的唯一从事黑土生态、农业、资源和环境研究的野外台站,是重要的科研、教学实习基地。通过此次实习,学生们对野外生态学研究的先进技术和方法有了深入了解,并深深体会到了野外科研工作在自然科学研究以及满足国家需求中的重要意义,加深了对所学专业的热爱程度。

620日,学生们来到了《生态工程实习》第二站——黑龙江博能绿色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农业有机废弃物的综合治理开展实习。

 

在博能环保工程师林星讯的带领下,学生们深入车间,先后参观、接触了秸秆预处理设备、牛粪预处理设备;根据车间的厌氧发酵的三阶段,开展了厌氧干发酵特点的讨论和辨析,并就厌氧出料的后续处理步骤进行模拟。在净化提纯压缩车间,学习国内领先的沼气净化提纯技术:厌氧发酵产生的微正压沼气,经过沼气管道进入双膜干式贮气柜缓存,通过提纯罗茨风机将气柜内沼气引至脱硫塔精脱硫,不合格沼气送至火炬燃烧,将脱硫合格后的沼气送入低压沼气压缩机升压,通过PSA变压吸附时序将沼气中的CO2脱出,以达到提纯CH4的目的。最终,对符合标准的产品气加臭处理,稳压送入城镇燃气管网,或通过计量加气柱加注至天然气撬车,运输销售。同时,学生们从工作原理、介质、提纯系统配置、能耗以及维护检修成本等方面,对比了加压水洗法、酰胺法、膜分离法和变压吸附法在实践操作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差异,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拓展了实践知识领域。

 

在带队教师,博能环保技术人员李传宝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有机肥生产单元,就沼渣如何蜕变为有机肥展开实践教学。学生们先后进入沼渣发酵、粉碎筛分、造粒烘干、称重打包以及成品有机肥销售环节,切实感受通过生物技术对农业废弃物高值化利用,形成资源高效和循环利用的现代农业碳减排模式,助力国家“双碳目标”的达成。

 

202374日,生态学专业20级和农资2081班近70名学生奔赴鹤岗市萝北县嘟噜河湿地、太平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为期三天的《生态学综合实习》。生态学2014届毕业生,原太平沟自然保护区负责人高振宇热情地接待了师生一行。

 

黑龙江太平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鹤岗市萝北县北部,保护区沿黑龙江呈狭长分布,西部和北部以主岗脊为界与鹤北林业局相邻,南以主沟塘为界与金满屯林场相接,东隔黑龙江与俄罗斯相望。南北长34km,东西宽15.6km,总面积为22199公顷。是以界江森林生态系统及其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为主要保护对象,集资源保护、科学研究和生态旅游于一体的的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森林类型丰富,生态系统多样,分布着大面积保存完整的天然次生林,是黑熊和棕熊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的重要聚集区和繁殖地,也是中俄边境区域东北虎、马鹿等大型哺乳动物迁移的重要生态廊道。

201411普京虎库贾进入太平沟保护区,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结束了小兴安岭四十年来无虎的历史。同时库贾的到来证明了国家森保工程的效果显著、良好自然生态系统的回归。

 

保护区内植物种类繁多,生境各异,森林类型丰富,生态系统多样。在此次实习中,学生们近距离接触到保护区森林、灌丛、草甸、沼泽和草塘5种植被类型。尤其是以云衫、冷杉和红松为主的针叶林,以红松、三大硬阔为主的针阔混交林和以白桦、山杨和蒙古栎为主的阔叶林。据调查,太平沟自然保护区共有高等植物818种,其中苔藓植物5292135种,蕨类植物132440种,种子植物643种,隶属于88295属。另有大型真菌51129253种。其中国家级保护野生植物有6种,即红松、黄檗、钻天柳、野大豆、水曲柳和紫椴。保护区内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森林资源,为众多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和充足的食物来源。保护区共有40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其中有国家级重点保护动物4种,国家级重点保护动物36种,充分显示出保护区的物种多样性。

 

在实习最后,学生们观看了《飞羽光影太平沟》、《王者归来》等保护区宣传篇,学习了《黑龙江太平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2016-2025)》等文件,学生们感叹太平沟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的保存完好,生物物种多样性丰富。其是小兴安岭北坡森林生态系统的缩影,是一个天然的物种基因库,又是中俄边境地区大型野生动物迁徙的重要通道,也是我国北方边境地区森林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具有很高的保护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目前,生态学系正着手与太平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校外实习合作基地事宜,未来将在学生就业,教学实践,科研调查等领域展开全面合作。